- · 《花炮科技与市场》征稿[06/29]
- · 《花炮科技与市场》投稿[06/29]
- · 《花炮科技与市场》栏目[06/29]
- · 《花炮科技与市场》刊物[06/29]
“花炮之乡”编织乡村振兴新“丝”路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一条小路桑树成荫,太阳刚刚升起,鸡冠山乡圳上村脱贫户柳建军已经从桑田采桑归来,他说,别看蚕小不起眼,它可是脱贫致富的“金”宝贝。 中国烟花爆竹之乡--上栗县产业转型正

一条小路桑树成荫,太阳刚刚升起,鸡冠山乡圳上村脱贫户柳建军已经从桑田采桑归来,他说,别看蚕小不起眼,它可是脱贫致富的“金”宝贝。
中国烟花爆竹之乡--上栗县产业转型正“破茧成蝶”,近年来,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消费市场低迷的双重影响,上栗县很多花炮企业不得不退出这个传统行业。面对花炮产业转型带来的诸多压力,鸡冠山乡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广开门路,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,号召在外的乡贤回乡创业,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产业转型。
黄世界,四十出头,在广东打拼20多年,已在广东东莞创办了自己的企业,专门生产塑胶和五金产品。如今,黄世界响应家乡号召,带着资金和技术人员返乡创业,成立了上栗首家桑蚕企业--上栗县蚕丝宝种养专业合作社,经过几年发展,已拥有29个下属合作社,3个家庭农场,桑叶种植面积达2000亩,辐射桐木、金山等6个乡镇,关联农户200多人,培育小蚕550张,鲜茧产量60余吨,解决了100余个花炮转业人员的就业问题,带动18户鸡冠山乡农户增收,平均每户每年增收一万余元。
“合作社采取‘公司+合作社+农户'模式运营,总社主要提供技术服务,分社拓展片区种植,农户从中获得收益。”黄世界介绍道,“养好小蚕一半收。”由于小蚕孵育技术要求高,养好小蚕是确保收成的关键。通过小蚕共育模式,实现了蚕茧优质高产,蚕农每养一张蚕可实现增收1500元到2000元。
“每亩桑田仅需种植新品种桑树1200株,每株成本约0.8元。桑蚕养殖期15~17天,一年可养殖12~15批。每万桑蚕能结茧160~200斤,每公斤蚕茧价格在9~14元,种桑养蚕具有投资少、风险低、周期短、不愁销等优势”,恢柳村“蚕丝宝”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辉分享养蚕致富经验时说。如今,蚕桑产业更是成为上栗人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。
在栗水河畔的御景湾商业中心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间,蚕丝宝丝绸产品格外热销,不单单有实体店铺,上栗县蚕丝宝种养专业合作社还在阿里巴巴开通了电商销售平台,线上线下双管齐下,“年销售额有望从最初的180万元突破至近1000万元。”会计小兰说。企业采取“公司+农户”的订单生产模式,与全县200余户蚕农签订合同。
“为了打破传统养殖模式,我们以蚕丝宝总社为龙头,建设标准化的桑园、养蚕房、加工车间,打造集‘观光、养殖、生产'为一体的‘花园式工厂',建立自动化养殖模式。”谈到企业发展,黄世界信心满满。(张云峰)
举报/反馈文章来源:《花炮科技与市场》 网址: http://www.hpkjysc.cn/zonghexinwen/2021/1130/770.html